強夯法,是指將十幾噸至上百噸的重錘,從幾米至幾十米的高處自由落下,對土體進行動力夯擊,使土產生強制壓密而減少其壓縮性、提高強度。這種加固方法主要適用于顆粒粒徑大于0.05mm的粗顆粒土,如砂土、碎石土、山皮土、粉煤灰、雜填土、回填土、低飽和度的粉土、粘性土、微膨脹土和濕陷性黃土,對飽和的粉土和粘性土無明顯加固效果。
重錘夯實地基是用起重機械將夯錘(2噸-3噸)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重復夯實地基表面。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層比較密實的硬殼層,從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礎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建筑工程中起著堅實的作用,建筑工程軟基礎處理方法中存在著重錘夯實法和強夯法兩種方法,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強夯法和重錘夯實法它們之間的區別,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強夯法是在重錘夯實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地基處理方法,但就其加固原理、實用土質、施工設備、操作工藝和加固效果而言,又和重錘夯實法有著很大的區別。
1、加固原理不同;首先重錘夯實法夯擊能量較小,一般不超過500KN.m,而強夯法沖擊能力較大一般可達2000-10000KN.m;強夯法加固多孔隙、粗顆粒、非飽和土時,是基于動力壓密的概念,而強夯法加固飽和土時,則是借助于動力固結的理論。
2、適用土質不同;重錘夯實法主要來夯實厚度不大于3m的回填土,特別適用于砂性較大的輕亞粘土、亞粘土構成的素填土。強夯法是使土體受夯擊后產生很大孔隙水壓力,孔隙水可從由錘擊而產生的裂縫中流出,從而改變土的結構,所以這種地基加固方法既適合非飽和土,也適合飽和土。
3、施工機具和施工工藝差別;重錘夯實法錘重一般2-4t,落距一般3-5m,施工方法采用滿夯搭接的形式。而強夯法所用錘重至少80KN,落距大于6m,施工方案一般采用跳夯,主要因為強夯法能量大,每個夯坑沉降大,除豎向壓縮外還有側向擠出,因此兩個夯坑必須保持一定距離。
強夯法的加固特點:
1、使用工地常用簡單設備;
2、施工工藝、操作簡單;
3、適用土質范圍廣;
4、變形沉降量小,壓縮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響深度可達6~10米;
5、土粒結合緊密,有較高的結構強度;
重錘夯實地基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時的沖擊能來夯實淺層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層來承受上部載荷。強夯的捶擊與落距要遠大于重錘夯實地基。
強夯法是用很大的沖擊能,使土中出現很大的沖擊波和高應力,引起土中一系列孔隙亞索的瞬間效應,并引起土的局部液化和產生加速排水的途徑。